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
各位下午好!这两天行业活动非常多,27号召开全球纺织经济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各国纺织行业的行业首脑和我们国家领导人都出席了。接下来在北京召开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面料博览会,相应又有很多交流论坛,仅在这里就有两个论坛,亚洲服装论坛就在隔壁,亚洲服装行业协会的领导都来了,我们这里的圆桌论坛是纺织产业和商业的主题,是结合了北京即将到来的奥运、建设国际时装之都的主题。
我想就这个主题谈两点看法。
第一,我们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中国又是世界最大的纤维消费市场,同时中国又是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现在处于产业转变增长的方式、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除了产业内部的科技进步,内部的改革,内部的品牌建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解决好现代产业和现代商业的关系。因此,对今天这个论坛我们行业非常重视,今天大厅都坐满了,说明这个主题是各界都关心的。
首先可以看到中国的衣着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市场,美国的人均消费纤维量是34-36公斤,中国13亿人口,现在13亿700多万,人均纤维消费是14公斤,在1980年的时候,我们人均消费是4.1公斤,在2000年之前的2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用GDP表达的话,每年人均增长速度是8.32%,这些年的衣着增长和GDP增长是同步的,到2000年全国人均达到8公斤,20年几乎翻一番,在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人均1千美元以上的新时期,在衣着消费上有明显的增长,在2000年到2005年这五年,人均GDP增长是增速达到8.8%,纤维消费量增长6公斤,按照价值来算,这些年全国城乡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是13.8%,超过GDP增长速度。如果按照纤维量统计我们自己生产的纤维,加上进口的纤维,我们用掉的,扣除出口,国内消费的量为人均14公斤,其中衣着用的是12公斤,产业用2公斤。这水平在世界上是最大的国家,美国34公斤,我们14公斤,我们人口13亿,美国2亿,从纤维量来讲,中国消费总量是美国的三倍。所以中国是衣着纤维消费最大的国家,是最大的市场,过去说是潜在市场,现在是实际发生的市场,所以说要与时俱进的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不仅楼多是世界瞩目的,中国衣着的变化也是世界瞩目的。
当我们谈纺织产业升级和商业关系的时候,我想首先要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概念,中国的服装工业已经不是5年前,更不是25年前的服装工业了,我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因为在我们很多国家专家的文章里包括一些部门的文章里现在谈到中国纺织的时候还是说中低档为主,出口服装50%靠来料加工,中国的面料不行,直到最近还是这个概念,实际上他们没有看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纺织工业的进步。1980年出口额为44亿美金,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出口已达到530亿美元,去年1175亿美金。而我们贸易顺差进出口已经达到1004亿美金。这是从价值上来看。从一般讲中国出口的加工贸易的比重,现在不是50%靠进料加工出口了,我们的服装出口去年735亿美金,加工贸易下降到27%,从纱线到面料到服装全是中国造已经占到将近3/4。纺织品加工贸易已经下降24%,不到1/4。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中国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有的同志不理解,说现在贸易摩擦增多,主要是纺织的技术水平不高,生产的低档产品太多引起了贸易摩擦。恰恰相反,如果我们是低质量,世界一些国家不需要用政治的方法、特保的方法来强行限制。特别是发达国家,就是因为我们提高了,品质提高了,我们的适应能力提高了而深感恐慌。在2002年美国贸易委员会针对2005年取消配额以后世界主要供应国的竞争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的结论中国的纺织服装,能够以最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任何品种,任何质量的服装和纺织品,并因此成为美国大型服装纺织公司和零售商的首选对象,这是它的结论,正因为如此才有国会让政府用特保方法强行限制我们,这是因为配额取消后我们在第一市场的表现大大提高了。最近我们在国际论坛也好,博览会也好都听到的共识:中国质量大幅度提高。即便有31类产品受到美国欧盟的限制,我们还是在增长,这31类产品占到欧盟和美国出口量的18%多。即便是限制也保证最低的增长率7.5%,这是极端控制的增长率,实际上我们在1-2月比去年一季度高增长时期还增长15.8%。中国自己的市场起到纺织第一拉动力的作用,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产值中出口的比重,在2000年的时候是33%,到2005年已经下降到28%。在出口高增长的时候,占我们生产的比重却是下降了,服装纺织发展最能说明中国广大群众消费水平提高。刚才说了平均值,从东西部差距来看纺织服装贡献也是很大的,在2000年的时候西部12个省市城镇居民人均的消费衣着支出是全国平均数的98%,在2004年西部12个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已经是全国平均值的101%,在国企的五年,全国消费的物价指数是106,增幅是6%。衣着消费是98,也就是2005年比2000年还低了2%,这是因为解决农村的消费,西部的消费能够达到普遍提高的重要原因,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下降这是产业提升的规律。
现在我们说产业提升,既然这样为什么要产业提升呢?因为国际国内的环境要求我们必须提升了,从国际来看,国际市场现在出于两大背景的影响,竞争更加激烈,一个背景就是高新技术日益进入大众的现实生活中来。因此改变了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衣着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质量,不仅仅是品种,而是要求有高的品质,新的功能,还有多元文化的个性表达。我们奥运会在时尚方面有发挥中国优势的要求,用一般的产品是不行的。现代的生活方式追求的是个性化,是多元文化的个性表达,也可以说多民族文化对世界时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交往多了,地球变小了,由于消费的更高需求,同时纺织服装的产业技术进入了更新换代的时期,以信息化、数字化、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把现代各种技术,各种学科进一步融合,从而提高了纺织的创造力,无论是质量、还是创新,以及对市场的适应能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说质量提高的时候,我们感到最大的不足是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太少了,这是影响我们增加附加值的关键因素。现代的产业经济已经不单单是生产过程的问题,生产组织,生产的劳动资料,以及我们的生产管理,已经到了以品牌为标志的阶段,从生产过程到流通过程,到消费过程,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都要体现我们的创造力,体现我们的竞争力。也可以说要实现我们的高附加值,这个过程要通过现代市场来进行的,而不再是传统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去实现传统的产业利润,商业利润。现的企业生产有三种方式,一种方式叫品牌生产,你有品牌你生产,或者你生产别人的品牌,你就赚生产的利润,大约在全部品牌利润的10-20%,现在北欧国家没有生产了,它的服装产业实现了最终的利润占到品牌生产的5.7倍,也就是生产只占17%多。我们要搞品牌,解剖产业提升的要素,我们提出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技术层面,生产力的层面,这表现为技术的进步和自主品牌的成长两方面。说技术进步不仅仅是装备工具,还包括材料,劳动资料的全部,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力进步的测量器,也是人类劳动进行的社会关系指示器,现在的社会关系是全球化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孤立的小生产方式,也不是所谓的区域生产方式,区域有优势就区域完成,现在是跨区域、跨地区、跨国。在这里面看我们生产力的进步,所谓品牌在文化的层面,审美表达的层面也要适应这个新的形势,现在正在举办的时装周,有机会可以看看中国的品牌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就多占一块,中国1960万劳动者创造的利润就可以多占一块,要比现在得到加工的收益高几倍。围绕这一点要转变,重生产轻技术创新,重硬件轻软件,要改变这个状况,要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创造力,利用先进的手段。
二个创新就是我们的管理创新,管理是属于生产力要素,它是基于分工和协作,不费资本分文,我们过去对这部分生产力有所忽视,概念做了很多,但还是与跨国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差距,谈到我们竞争力,提高附加值很大的一块在流通环节。从品牌生产上升到品牌经营,要有掌控自己的营销渠道,我们在说市场化的时候,不仅仅是最终产品的销售,还包括生产要素的配置,所谓市场配置资源,市场配置材料,配置工具,配置资本,配置人才、人力,产业内部的市场化和产业、产品、消费品和消费者之间的销售,这过程也是现代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延伸。这就和现代的商业,现代的物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有一个物流协会,有一个商业协会,这都是和产业协会相互相融的。围绕这一点我们提出一个目标,要中国的品牌走出去,用这个来代表我们在这方面的进步。品牌走出去不是说把产品卖出去就算了,而是要开拓自己的营销渠道,对跨国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品牌走出去在组织上,组织方式上提出来,要形成中国的跨国公司,具备跨国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掌控国际营销渠道的能力,这是我们新时期的一个目标。
第三个就是产业整合,既然现在是一种市场配置资源和跨国流通,很重要的反映产业上下游整合能力,相关产业的整合能力,产学研整合能力。相关产业包括纺织服装产业和商业零售业、物流产业的整合能力。这也是国际新的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降低了跨国配置资源的成本,因此使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改变了整个产业沿着经济发展的梯度来转移的规律,它是从纵向向横向转变的,发达国家技术越进步,转出的传统生产技术越多,而它并不是整体的衰退,而是腾出了空间,进一步加大产品的技术投入,进一步加大品牌的提升。通过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跨国产业低成本,来提高它对跨国产业链的垄断利润。当然业面临着竞争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和跳跃式发展,不是所有发达国家都能在新的结构中站住脚。总体来看是这样,发展中国家,通过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承接加工部分,使自己有机会进入跨国产业链,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一个很难看重要的条件,能不能用好支持外力效应,信息经济时代,技术外用的效应。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承接过程也是两种前途,一种前途利用了产业结构横向转移的机会,从加工向创新发展,向品牌发展,实现后发优势快速发展,所谓追赶。一种是停留在这上面,满足于加工,有可能失去本民族经济的自主地位,成为跨国供应链,发达国家的加工伙伴,就失去了跨越式发展的机会,我们现在纺织工业就是基于这样的全球化前提,我们利用新兴技术介入传统产业的调整,也利用跨国产业扩展的时期,加强创造能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的品牌竞争力,这是我们重点。这仅仅靠一个行业的内部和一个企业是实现不了的,应该是一个整合的能力,从我们产业来讲,要给予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从一个品牌来看,要立足于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我们的体制优势。为什么中国在去年在欧美限制31类产品还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因为中国纺织服装业产业链长,品种多。欧美出口只占32%,68%是对其他原来不设限的国家,这是我们产业集中的结果。就是欧美也是政治因素的结果,这样做并不利于他们的消费者,因此和我们站在一起的不仅仅是产业的合作伙伴,也包括欧美的零售商、采购商,还有转移比较彻底的这些国家,比如北欧。我们和这些国家零售、采购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去年一月份到美国参加了国际零售商大会,交流介绍中国的纺织情况。
鉴于对中国纺织的基本情况,现在有基础条件谈产业升级,也有基础条件谈发展我们的跨国配置能力了, 现在中国这个市场,既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发展前途被世界看好的时候,我们怎么样把中国的产业、商业、物流更好地整合好。所以在行业创新里面我们提出来第三点就是整合,是一种社会化的能力,也反映我们整个综合国力里面社会生产力的水平,这里面要发挥好协会的作用,协会是一种社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我们围绕着进步采取了几个大的措施,一个我们在2004年已经制订了纺织产业提升的科技发展纲要,在今年全国科技大会之后,我们正在进一步动员组织,一共38项指标,其中10项是设备,还有28项工艺和工艺技术研究。我们动员行业内外单位还有大学科研参与,组织大量的生产企业参与。我们要使企业研发力度,研发的强度成倍的增长,在加工为主的时代,我们研发投入强度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平均0.3,发达国家我们初步了解,大部分是5-10%,因此它的产品创新问题,它创新出来让我们做是完全可以做出来的,我们缺的是创新,这是我们产业提升的灵魂,包括设计。
另外一项措施就是抓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市场化完善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劳动者也是消费者,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因此我们已经启动、制订了产业自律性的社会责任体系,包括环境、劳动、特别是行业70%以上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他们创造了我们行业的竞争力。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贯彻我国《劳动法》、《环境法》、社会保障以及职工的发展条件,比如培训、休息等等。我们已经有140个企业倡议推动这项工作,现在已经开始实验。我们还要注意标准与国际接轨,要对广大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建设产业创新平台,专门为广大小企业服务,纺织服装业是我们国家的民生产业,在我们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品牌的同时,还有相当多的属于民生意义的加工,比如有大量的家庭工业,大量的产业集群,小企业占全行业就业的70%,我们行业从业的农民转移过来的工人,一年现金收益1千多亿,特别是中部和西部的农村脱贫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要完全按照城市产业工人来组织、提高,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的创新,产业的附加值。同时我们从产业外部,现代产业延伸的角度,我们很重视商业,我们讲“走出去”的时候,更重视我们自己的高档市场国际化,北京35个中高档市场,5940多个销售点,进口品牌占53%,其中有11%是港台的品牌,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本土的品牌占47%,在顶级市场王府井、国贸、燕莎80%卖的是进口品牌,上海淮海路共经销1195个服装品牌,60%是进口品牌。
中国的高消费人群绝对数已经引起世界名牌高度关注,因此旗舰店纷纷进入中国大城市。1997年我们国家只进入了18家跨国零售商业,到2004年底已经批准进入314家跨国零售,其中七大外商零售业巨头比如沃尔玛、家乐福、欧尚、易初莲花,乐购等等,在59个城市分布了306家零售点,中国大型超市中外资比重超过61%,我们认定全球化是中国的机遇,我们也通过开放才发展到今天全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入世承诺完全兑现,到2005年进口的工业品关税平均水平降到9%,这是发展中国家最低水平。同时中国也承担入世的义务,我们纺织工业对发展中国家,特别对最不发达的国家也还是帮助的。在去年取消配额第一年,我们受商务部委托培训了非洲17个最不发达的国家66位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培训棉花、棉纺和贸易。中国已经承诺对世界和我们建交的39个最不发达的国家,部分工业品零关税进口,这其中就包括纺织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要提升,我们完全有希望也有信心能够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把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产业的跨国配置能力、产业的品牌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上一个五年计划,我们纤维加工量增长97%,在新的五年计划期间我们想把这个增长幅度下降67百分点,也就是增长30%左右,而我们附加值提高60%,单位产值的纤维消费,纤维量要下降22%,能源节约28%,污水排放下降20%以上,这才体现我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精神。还有一个是形成创新的产业,我们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服饰产业创新是历史上知名的,所以才有丝绸之路,现在要重振丝绸之路。作为行业伟大复兴的表现,我们也希望我们商业,我们物流产业能够和纤维产业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为国民经济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为我们人民的福祉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杜会长的演讲对中国纺织服装的产业现状、发展方向、未来将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关的商业流通业、物流业、服务业等等伙伴配套关系,做了全面、深入、清晰的阐述。让我们再一次掌声表示感谢。
下面进入本次论坛的第二个部分:有请两位搭档主持人——《中国纺织》总编辑孙淮滨先生,还有《中国纺织》杂志执行总编蒋蕾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