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
中国与欧美纺织贸易战对香港整体之影响 |
浏览次数:4503次 上传人:李岳松 发布时间:2005-6-2 |
|
|
|
中国大陆与欧美等地贸易战再度升级,香港贸易发展局(TDC)指,中国的纺织业受双重打击,但预期欧美及中国的贸易纠纷对于香港整体出口影响不大。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顾问郭国全估计,短期内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企业或纺织行业构成不良影响。 由中国经香港出口往美国或欧盟等地的货值只占香港整体出口的4%,对香港整体经济影响不大,但担心若贸易战持续将会对香港及环球构成影响。
短期内美元持续强势,亚洲区内经济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在未来数个月的出口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香港强劲的内需将有助抵销外围出口放缓的影响。
香港政府估计2005年经济增长只介乎4.5%至5.5%,较2004年度的经济增长8.1%出现明显回落,以及息口上升因素等,料不会对香港内部消费构成重大打击。再者,香港政府估计迪士尼乐园开幕将令旅游受惠,支持香港内部消费继续增长。
中长期而言,郭国全相信,香港经济将由服务业所带动,无论是金融服务业或制造服务业等都有助带动香港经济,而且中国企业增加往香港经营业务及上市,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自1997及1998年至今社会讨论香港经济出路,郭国全指出,有不少意见认为,香港制造业萎缩,但若以整条供应链情况看,香港制造业仍相当兴旺,只是不少企业把生产线移入中国,总部仍留在香港。
郭国全续称,香港成本高昂,无论发展哪里一个行业,只有向高增值方向发展才有可为。至于是否香港经济要成功转型,政府需否政策上作指导,值得留意是香港过去五、六十年来,经济结构都不停出现转变,皆由市场自由发展来适应改变,政府角色是提供培训及基建等辅助。
香港贸发局首席经济师梁海国表示,中国取消征收出口关税不等于中国要向欧美作出反击,亦不等于贸易战已展开,因为中国现时未有对于欧美产品采取限制或加税等措施,但可能向世贸组织提出抗议。
他认为,中国是次做法是回应欧盟5月27日对于中国纺织品设限,目的只是不希望纺织业受到内外双重打击。在世贸框架之下,相信中国不会向欧美产品设限,而中国是次的措施未必不会激起欧美的即时进一步行动。
香港方面,梁海国称,纺织品占香港整体出口只是两成,即使欧美对中国纺织品全面实施配额限制,每年仍可有7.5%的增幅,相信对香港整体出口影响不会太大,香港贸发局亦会检讨对香港2005年出口增长的预测,暂时维持增长8.5%。他又称,香港商仍为外发加工,本身已被豁免征收出口关税,中国的决定亦不会对香港商构成影响,不过,由于欧美及中国贸易关系前景不明朗,担心纺织界买家及供应商难适应环境的转变。
香港纺织业联会会长梁君彦表示,中国取消出口关税是显示中国与欧盟谈判触礁,他担心香港的两大贸易伙伴出现贸易纠纷,将对香港出口构成影响,长远而言,中下价订单可能流向东南亚。不过,他相信,现时的局面更有利香港商将高中价产品的生产线回流香港。
他又认为,欧美单凭取消纺织品配额制后3至4个月的数据,限制中国出口,是不智及错误的做法,希望欧盟、美国及中国各方将来可以透过谈判,寻求解决办法,避免爆发全面贸易战。
另外,香港工贸署及工业总会亦欢迎中国取消纺织品出口关税,并一致认为,该做法对香港厂商的影响属正面,不过,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发展,仍存在不明朗因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