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服装业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程度不高,企业原创设计与制造能力与国外服装发达地区相比还不强;内销市场的开拓意识和开拓力度不够;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较少;企业规模小、实力薄、竞争力弱;服装文化基础薄弱,高级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我们建议政府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使我市服装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加强地区交流,实现产业互补
进入21世纪以后,服装行业竞争趋于有序化、差异化。同质竞争、恶性竞争局面将有所改观。对这一趋势必须要有深刻的理解,并要相应做好准备。不能再去有意识地搞恶性竞争,而是要学会主动与对手合作,结为利益一致的联盟并创造多赢的格局。
我市服装业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服装产业进行有序的整合,通过产业链的平衡与衔接,逐步形成产业定位互补的地区聚集特色,以及良性互补的健康竞争格局。逐步从区域割据、行业割据的自然经济运作模式向区域产业优势互补、链接的集约经济模式发展,从而提升珠江三角洲及我市服装业的整体层次。
2、生产布局与产业配套
根据服装业发展的趋势,将来服装的设计营销环节将会集中在交通便利、资讯集中的市中心区,形成都市工业,生产加工环节将外迁或向经营成本更低的内地迁移。
根据产业配套的需要,未来5-10年内,争取在龙岗或宝安区建成投产一至两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或加工基地,品牌企业的生产加工集中在基地;在交通运输便利的市区扶持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高中档面辅料专业市场,一个服装批发交易专业市场,一个兼具研发、推广、培训、示范、信息功能的服装研发中心,一个兼具潮流服装展示、专业人士汇聚交流、服装文化活动、专业人才交流、资料查阅等功能的服装文化广场和一条名牌服装商业街。
3、技术政策
加强运用高新技术武装服装企业,帮助企业树立超前意识,自觉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和含量,对符合条件,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服装企业,从政策上鼓励、扶持。
4、产品政策
引导服装企业由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由劳动低附加值效益产品向高附加值效益产品转变。扶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鼓励发展市场潜力大的产品;限制发展低附加值效益产品和市场需求萎缩的产品;禁止生产不利于人体健康、不利于环保的低级产品。加强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5、资金政策
鼓励担保企业积极为服装企业服务,改变金融机构对服装业旧的认识,促成金融机构多向服装企业贷款,对于重点企业技改项目政府给予贴息贷款或财政支持。另外由政府牵头引进国外、境外风险资金,扩大服装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强强联合或重组,组建大型服装企业集团,上市融资。
建立服装企业专项发展基金,对企业技改、有潜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创业者给予支持。
6、运营机制与市场开拓
鼓励、扶持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增加企业集中区的配套服务;通过评比选出效益好、产品优、纳税多、发展快的企业进行奖励;在媒体宣传方面多关注发展好的服装企业。组织骨干品牌企业参加国内外著名的服装博览会、展示会,并展开系列推广活动,在此基础上,继续办好 “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和“深圳国际时装周”,通过展示推广,不仅使参展企业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树立起深圳服装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在参展企业的示范下,引导更多的企业发展自己的品牌。
7、人才引进与工业用地
加快服装专业人才引进步伐,高级技术服装人才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市政府重点扶持的服装企业,在用地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8、“产学研”结合
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服装行业技术孵化器,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适当的形式组成具有行业特色的、用高新技术直接改造服装产业的行业技术孵化器。这种孵化器的宗旨是侧重对品牌服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促进品牌服装产品的发展。
9、行业规范与行业自律
我市服装业行业标准很不完善,应加快行业规则与标准的制定,促进行业自律,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品牌健康发展。
10、办好“深圳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加快服装企业技术改造提升
通过引进、研究、开发服装业高新应用技术,引进吸收国际先进的品牌理念、管理理念和行销理念,打造一个融技术、设备、培训、示范为一体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以此推动服装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11、建立“深圳服装产业集聚基地”,提升深圳服装业核心竞争力
为了创造良好的企业生存环境,帮助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做大、做强,使深圳服装业的综合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迈上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新台阶。协会在主管部门指导下着手筹备建立一个集服装高新技术及产品研发、服装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专业人才培训为一体的服装产业集聚基地。通过基地的规模聚集效应与中心功能、关联扩散效应与协作功能、孵化示范效应与辐射功能,为服装企业创造一种良好的运营环境和服装文化氛围,大幅度地提升基地服装企业甚至整个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力推进我市服装产业品牌产品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