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消纺织品配额6个月后,中国再度实施“出口管理”制度,以期加快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稳定纺织品的出口经营秩序。 商务部19日公布《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定)》,决定针对遭欧美设限的纺织品种类,根据企业的实际出口业绩来确定今年出口的具体分配。办法将从7月20日起开始施行。 根据管理办法规定,对于被列入《管理商品目录》的商品,外贸经营者应在出口前向当地商务主管部门办理临时出口许可的审批手续,并申领许可证,凭许可证向海关办理报关验放手续。各家企业不同纺织品、在不同设限市场的出口分配,主要是根据临时出口许可实施前12个月的实际业绩(出口金额)来衡量。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赵玉敏认为,《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定)》的颁布,消除了国内外对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疑虑和危机感,使纺织品出口企业出口有规可循,不再忧心忡忡、不知所措,避免了出口的不确定局面。 在过去的20多年间,因为纺织品配额的存在,中国的纺织品出口一直实行许可证制度。从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取消,中国纺织企业真正享受到了自由贸易。但从4月份开始,美欧以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扰乱市场为由,对中国纺织品提出特保设限。6月11日凌晨,中国和欧盟经过10个小时的艰苦谈判后,达成协议。而中国和美国的谈判前景至今仍不明朗。 新的管理办法采用计算公式来确定经营者可以申请的出口许可数量。赵玉敏说,计算公式体现了政府的一些政策导向。比如,计算公式中一体化后的出口权重被设为0.7,而一体化前的出口权重为0.3,充分考虑了配额放开后经营者实际出口的业绩增长,尽可能避免了过去配额管理中曾经出现的寻租行为。 另外,在新的管理办法中,各个企业的出口分配的多少不是按照"量",而是按照实际业绩(出口金额)来衡量,从而鼓励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出口。这样一来,低价走量的企业就会逐渐失去市场,真正有实力、有品牌的外贸企业则将胜出。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张锡安说,《办法》的颁布,一方面引导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向高附加值、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与国外进口商建立更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办法》还为企业的生产、出口营造了稳定的环境,不但有利于配额产品出口,对于其他纺织品出口也创造了比较好的发展空间。 但业内人士同时表示,出台管理办法并不意味着所有纺织品贸易的问题就能一揽子解决。国家发展计划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专家张燕生认为,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中国的政策需要有前瞻性。 他说,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纺织品已经形成了很高的产能,这些产能必须转移,很可能引发更多的摩擦。另外,特保设限只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方式,今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还可能会遇到反倾销或者其他的贸易保护措施,所以,中国必须高度关注纺织品贸易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